法供养与伎乐供养

2024-04-21 08:38

孙 云

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亦称供养。

《陀罗尼集经》载:第二七日更作此法,并作种种音声供养。

《大宝积经》载:我复有光明,名为耳清净,以音声供养。

《善见律毗婆沙》载:何为供养?答曰:男女妓乐、琴瑟箫笛箜篌琵琶,种种音声,与诸知识而娱乐之,诸知识人方便慰喻令其心退。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载:诸比丘便自歌舞以供养塔,诸白衣讥呵言:白衣歌舞,沙门释子亦复如是,与我何异?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比丘不应自歌舞供养塔,听使人为之,听比丘自赞叹佛华香幡盖供养于塔。

如是,供养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进行物质供养,也可进行精神供养。用最美好的音声奉献给佛祖,赞美其功德,表达尊崇、礼敬之意,应为精神供养之范畴。囿于佛教戒律,僧尼只能进行诵经、说法供养。如果由于特定的法会仪式需要进行音乐供养的时候,则由世俗中人来完成。换言之,音声供养可以划分为僧尼之音声供养与俗人之伎乐供养两种类型,前者为僧尼之必修,隶属法供养之范畴,后者属僧尼之禁戒。《维摩诘所说经》载: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那么何为法供养?《维摩经文疏》解释道: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对经文的念诵、抄写、赞叹以及对佛教教义的传播、护卫、言说都是属于法供养的范畴。那么为什么在所有的供养之中,法供养最为殊胜呢?佛陀解释:其有供养法者,则恭敬我已,其观法者,则观我已,有法则有我已,有法则有比丘僧,有法则有四部之众,有法则有四姓在世,所以然者。由法在世,则贤劫中有大威王出世,从是已来便有四姓在世;若法在世,便有四姓在世,刹利、婆罗门、工师、居士种;若法在世者,便有转轮圣王位不绝;若法在世者,便有四天王种、兜术天、艳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便在于世;若法在世者是故,比丘,当善恭敬于法,彼比丘随时供养,给其所须,当语彼比丘作是语,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今日所说者,真是如来所说,是谓,比丘,有此四大广演说之义,是故,诸比丘,当持心执意行此四事,勿有漏脱。

法是佛教存在的根本,有了法才有了一切,因此法供养是最为殊胜者。

作为三宝的代言,僧侣有责任与义务弘法宣教,而诵经、说法很显然是法供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伎乐供养层面分析,既然僧人严禁歌舞,就应该杜绝一切与歌舞相关之事,那么为何还存在着伎乐供养这一传统?

《大智度论》载:

诸佛贤圣是离欲人,则不须音乐歌舞,何以伎乐供养?答曰:诸佛虽于一切法中心无所著,于世间法尽无所须,诸佛怜悯众生故出世,应随供养者,令随愿得福故受。如以华香供养,亦非佛所须,佛身常有妙香,诸天所不及,为利益众生故受。是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易可受化,是故以音声因缘而供养佛。

上述文献实际上已经揭示了佛教伎乐供养的重要原因。从诸佛、圣贤的角度释解,他们为离欲之人,并不需要音乐,而之所以出现伎乐供养,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完全是为了众生随愿得福而着想,是为俗人做功德的重要方式;从供养者的角度则完全是对诸佛圣贤、高僧大德表达尊崇、礼敬、赞美之意。

佛告阿难:天下有四种人应起塔,香、花、缯盖、伎乐供养。何等为四?一者如来,应得起塔,二者辟支佛,三者声闻人,四者转轮王。阿难,此四种人应得起塔,香华缯盖伎乐供养。

由是观之,享用伎乐供养的对象并非一般僧尼。上面文献中涉及两类可以享受伎乐供养权利的群体:第一类是得道的诸佛圣贤,其实为佛教的上层阶级;还有一类是四种起塔者,其实为有身分地位的涅槃者。这说明:第一,只有那些得道有定力之人,才有可能成为伎乐供养的对象,才有入淫女舍而心不染,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的能力;第二,佛教中有为涅槃者伎乐供养的传统,实为音乐献礼,表达尊敬、尊崇之意。

《法苑珠林》载: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作唱伎乐,出城游戏至城门中,遇值佛僧入城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伎乐供养佛僧,发愿而去。佛即微笑语阿难言,此诸人等由作伎乐供养佛僧。

《杂阿含经》载:王敕使者宣令国界,尊者优波崛比丘今来此国王严饰国界,平治道路,悬缯幡盖,烧香散华,及诸伎乐,举国人民皆出奉迎尊者优波崛,供养恭敬。

《辩意长者子经》载:于是佛告诸弟子,当受彼请,佛与弟子无央数众往到彼国,时王出迎,与诸群臣稽首佛足,烧香散华伎乐供养,佛入宫中即以就座。

《大般涅槃经》载:尔时阿阇世王即以所持幡盖香花伎乐供养,前礼佛足右绕三匝,礼敬毕已却坐一面。

《佛说海龙王经》载:佛告目连,今海龙王欲来见佛故先现瑞,佛语未竟,寻时龙王与七十二亿婇女八十四亿眷属,皆赍香华幢幡宝盖百千伎乐,往诣佛所前稽首毕,绕佛七匝伎乐供养,与中宫眷属俱往佛前,以偈赞曰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载:佛即时默声,已受请故,伅真陀罗,则时欢喜,使已所从中宫,八万四千人,皆鼓琴作伎乐供养佛,作礼而去,还归香山。

上述文献均说明,在见佛,迎佛、菩萨、尊者等的时候,会进行相应的伎乐供养,供养的实施者是国王大臣、显贵及其普通民众,无僧尼。

《悲华经》载:所有正法住世千岁,像法住世满五百岁。我涅槃后,若有众生,以珍宝、伎乐供养舍利,乃至礼拜、右绕一匝,合掌称叹、一茎华散,以是因缘随其志愿,于三乘中各不退转。

《大般涅槃经》载:施大宝帐,以覆其上,然后舁举至阇维处,烧香散华,伎乐供养周回七匝,然后以棺置香上,而用香油,以浇洒之。然火之法,从下而起。阇维既竟,收取舍利,内金瓶中。

《长阿含经》载:阿那律曰,汝等欲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伎乐供养。入东城,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阇维之,而诸天意欲留舍利七日之中,香花伎乐,礼敬供养。

上述这几段文献是佛祖生前嘱托弟子伎乐供养规范以及佛涅槃后火葬时伎乐供养实况及其后伎乐供养舍利的情景,揭示出对佛塔、舍利供养以及在丧葬仪式中进行伎乐供养是印度的一大传统,演奏者为众生,非僧尼。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载:宝者宝供,香者香供,无价衣者,以衣供养,奏天乐等,伎乐供养,伎乐音中,歌叹佛德。

《妙法莲华经》偈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诵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使人作乐,显然不是僧尼自为,可见,这里伎乐供养也是世俗中人为之,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将妙音奉献佛祖以表示尊崇、礼敬之意。

由此可见,伎乐供养的功用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第一,世俗中人对诸佛圣贤的敬仰、尊崇,主要表现在迎佛、娱佛、赞佛功德之时。第二,在特定的法会仪式比如涅槃、迎奉舍利时,必须进行伎乐供养,这实为佛教的重要传统。第三,世俗中人做功德、修来世的重要方式,这与其他供养方式有相通之功效。而究其演奏群体而言,涉及的层面虽然有很多,既有国王大臣、达官显贵,还有普通民众,但都是世俗中人,并无僧尼。由是观之,俗人伎乐供养已经成为佛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在法显、唐玄奘《西游记》中也有相关记述。

《高僧法显传》载:佛次第入城,入城内再宿,通夜燃灯,伎乐供养,国国皆尔。

《大唐西域记》载:满冑王铜佛像北二三里,砖精舍中有多罗菩萨像,其量既高,其灵甚察,每岁元日盛兴供养,邻境国王大臣豪族,赍妙香花,持宝旛盖,金石递奏,丝竹相和。

文献中有关伎乐供养的例子举不胜举,按照为用可以分为请佛、娱佛、佛涅槃、法会,但不论是哪一种,实施供养者都是世俗中人,无一僧尼。按照不同的身分可以分为官供、民供、天供,天供是人间供养的幻化,原型还是人间的伎乐供养。从国王大臣豪族到普通民众,从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到金石递奏、丝竹相和,世俗社会的各种乐器、乐曲、乐舞统统都可以纳入伎乐供养的范畴。但是在佛教戒律制度的制约环境中,这些乐曲、乐器的演奏者显然不可能是僧侣群体。

时诸苾刍无有鼓乐引像入城,佛言:应鸣鼓乐。邬波离白佛言:如世尊说,应鸣鼓乐者,不知谁当作之?佛言:令俗人作。复白佛言:苾刍颇得鸣鼓乐不?佛言:不合。

佛陀明确指出行像活动中的鼓乐令俗人作,这俗人应该与前面章节中所提到的白衣群体互为佐证,因此透过文献分析,伎乐供养之本质应是世俗中人之音乐礼佛行为,由此也可以揭示出:石窟壁画中婀娜多姿的乐舞更多应属供养的范畴,与僧尼诵经、说法音声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摘自《佛教音声为用论》

评论问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