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玉米,大家都爱光煮玉米,把玉米须扔掉。有的人就说这是浪费.....
从中医角度说,玉米须又被称之“龙须”,性平,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内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
玉米须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滇南本草》中记载玉米须“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现代实用中药》记载玉米须“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很多人觉得玉米须吃起来口感不好,吃不下去,有一个简单的吃玉米须的好方法,就是煮玉米时带着须一起煮,煮玉米的水也可以喝一些。
DASHU
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所以有较弱的降压作用。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等。玉米须的解毒功能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炎等。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 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LONGXU
玉米须的民间应用:
秋天,农民在收获玉米时,大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药。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
1.肝硬化:玉米须,东瓜子,赤小豆,煎汤。
2.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下面推荐几种玉米须的食用方法:
1、玉米须茶
制作玉米须茶的方法非常简单,将适量玉米须洗干净,用开水冲泡之后饮用,也可以将玉米须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熬煮后服用汤水。另外,将玉米须和绿茶一起用开水冲泡,还有减肥的效果呢。
2、玉米须粥
将适量的小米和玉米须洗净,一起放锅中,加适量水煲成粥即可,此粥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
3、玉米须煲瘦猪肉
将适量的玉米须和瘦猪肉同煮,煮熟饮汤食肉,适用于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玉米须虽好但也有服用禁忌,玉米须水有降糖的作用,空腹时,血糖血压低时不宜食用;脾胃虚寒人群也不建议食用;另外,玉米须要注意用量,不可过量频繁食用,干的玉米须一般每次用3-5克,新鲜的可适当多一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