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无病,肠无渣。欲长寿,肠常清”。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黏膜内,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78%,越来越多的医生用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来治疗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比如强直性脊柱炎,且收到了非常好的疗效。
可以说,肠道健康是人免疫力强的前提。人体99%的消化吸收以及营养代谢都是在肠道中进行的,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加工厂”,肠道的状态关乎营养的吸收。人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统计数据表明,人的肠道内分布着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是拥有独立神经系统的“器官”,像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可以令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都是在肠道合成的。肠道健康了,这些激素的分泌才正常,人在愉悦的状态下,身体才会健康。
中医细说肠道
事实上,肠道的作用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不单单为了“粑粑”而存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最大的排毒器官。中医认为肠道承接经过胃腐熟的食物并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
大肠接受小肠中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其余的糟粕经燥化与传导作用,排出体外,这就是粪便。健康的肠道,粪便在排便前储存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下部,其他部位是非常干净的。
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
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说过:“便难之人,其面多晦。”
三位医界大咖在千年以前就告诉我们这个朴素的道理:保持肠道健康不仅能延年益寿还能拥有年轻的体态和容颜。
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食物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属于清阳,大便则属于浊阴。清阳宜上升,浊阴宜沉降。如果大便不通,浊阴不能沉降,则清阳的上升就会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各种不舒服的症状。
1天不排便等于吸3包烟,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不洁有关。
如果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失调,那么人体会出现腹胀、腹痛,或者是腹泻、便溏。
如果大肠传导失司,则会导致排便异常。
若大肠湿热,气机阻滞,则会肚子痛、拉肚子、大便困难伴有大便拉不干净的感觉,严重者大便有脓带血。
若大肠实热,则肠液干枯而便秘;若大肠虚寒,则水谷杂下,肠鸣泄泻。
此外,大肠中腐败食物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被机体吸收后可使内脏功能而发生障碍,增加自身“中毒”的机会,便秘、便血、腹泻、肠易激、排便恶臭、放臭屁、口臭、肤色粗糙晦暗、直肠癌急其他消化系统疾病随之而来。
如何保持健康的肠道?
定期肠道体检、坚持运动与饮食调节永远是保持肠道健康的致胜法宝。
每天坚持40分钟到60分钟运动,特别是增加下肢的运动可增加人体阳气,帮助肠道蠕动排便。
用手掌紧贴腹部皮肤表面,按顺时针方向作环形摩擦。从胃脘部开始,一边划圆,一边向下移动,直到小腹。能帮助改善便秘,提高代谢,告别小肚腩。
每天喝2000-2500毫升温开水,是最直接的润肠清肠方法。青光眼、痛风等特殊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喝水。
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以下七种食物。
1、海带: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低,有助于加速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2、黑木耳:丰富的纤维素和一种特殊的植物胶原能够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及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肥胖和便秘,预防直肠癌及其它消化系统癌症的作用。
3、苹果:富含促进肠道排毒所含有的半乳糖醛酸、果胶,将肠道中的毒素降至最低;其中的可溶性纤维素,有效增加了宿便的排出能力,让你告别大腹便便,保证肠道循环正常运转。
4、糙米:糙米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为肠道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其中的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预防便秘和肠癌。
5、花生:花生入脾经,有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的作用。而且,其中独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特殊物质,也会增加肠道的韧性,使抵抗外界侵扰的能力不断增强。
6、芹菜:芹菜在经过肠内消化时可以产生木质素,这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有效抑制肠道内产生致癌物,能帮助“粑粑”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体外。
7、番薯:番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等容积性排便物质,可谓“肠道清道夫”。根据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吃紫色番薯可以使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75%(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进食)。
天然形态的植物性食品可以提供更多的低聚糖、糖醇、可溶性纤维,还有抗消化淀粉,有利于保持肠道健康。但是,每样食物都有它的好处与它的坏处,应该依据身体状况来合理搭配食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