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三种渗漏。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将修行者所易陷之弊害归纳为三种:(一)见渗漏,犹有我见之意,执着于知之对象,而不见真实。(二)情渗漏,犹存情识之意,取此舍彼,乃含有彼此对立之思维方法。(三)语渗漏,滞碍于语句,不知文字仅为了悟真理之工具,徒然用心于文字、语言之解明。[洞山良价禅师语录][佛学大词典]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又作三种渗漏。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将修行者所易陷之弊害归纳为三种:(一)见渗漏,犹有我见之意,执着于知之对象,而不见真实。(二)情渗漏,犹存情识之意,取此舍彼,乃含有彼此对立之思维方法。(三)语渗漏,滞碍于语句,不知文字仅为了悟真理之工具,徒然用心于文字、语言之解明。[洞山良价禅师语录][佛学大词典]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