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院花

2024-08-29 09:05

作者:白居易 (唐)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赏析】

解悟色空之理,乃佛教之一大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人们能感触到的有形的万事万物。但并非万事万物消逝了,才可称作空,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空有。

为了解悟色空之理而在僧院种下芳树,乍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既然色即是空,则芳树亦可使人悟空。当人们将审美的眼光换作禅智的目光时,果然有了深一层的体会。风吹芳树花千朵,禅者所看到的不仅是花在风中的摇曳多姿与千奇百艳。

风,它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无起无灭、无心无意,这不正是促使事物生成的因缘吗,也不正是使人开悟的机遇吗。芳树上花朵千万,实际上此生彼灭一日不同于一目,花期一过,绿叶浓荫,一年又复一年。

年年同而年年异。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有不无的禅理。于是,喧嚣中见出寂静,艳丽里看出寂灭。由此看来,每朵花不都蕴含了无边智慧。

摘自《唐宋诗词》

更新于:15天前
上一篇:词四首 下一篇:宣化上人:静坐的功德
评论问答
相关推荐